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 > 造谣“美国虐待熊猫”被抓,利用爱国牟利,“职业反美”要下岗! 正文

造谣“美国虐待熊猫”被抓,利用爱国牟利,“职业反美”要下岗!

2025-04-05 07:06:48 来源:热搜聚焦网 作者:千年 点击:9562次

12月27日,成都都江堰公安发布警情通报,两名犯罪嫌疑人在网络平台以短视频、直播等方式,多次捏造、散布“美香”“添添”等大熊猫遭虐待等不实信息。同时,抹黑国家林草局、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,诋毁诽谤相关专家及从业人员,煽动网民抵制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等,以此牟利。目前,已被依法移送起诉。同日,央视新闻报道了这样一篇重磅新闻,说这个之前两年,网上接连出现了各种造谣旅美大熊猫被虐待的谣言,诽谤。牟利17万啊!难怪如今这些“爱国流量”越来越泛滥,是真的能赚钱啊。那么,他们为什么能赚钱?无非就是利用中美对抗大背景,造谣渲染旅美大熊猫被虐待,搞这种苦情戏,激发某些不明真相群众那种同情心,还有那份同仇敌忾心理,啊,美帝你真不是人啊,把我们大熊猫虐待成这个样子?这些“爱国流量”这么一煽动,把气氛搞起来,然后就说要保护大熊猫啊,要给大熊猫捐款啊,所以粉丝们就爱心大发,直接掏钱了。17万就是这么来滴。所以“爱国流量”是真的能赚钱,不服不行。当然,这种博取好感,获得打赏也好,获得捐款也好,本身无可厚非,马前卒睡前消息被放假之前,有一期节目打赏就差不多好几万,很正常的啊。媒体做广告也好,获得打赏也好,本身没问题。但是像这种靠捏造事实,靠利用中美对抗大背景,打“爱国”旗号,夸大其词,博取流量,吸引眼球,然后非法牟利,这就不正常了。这,就是典型的“爱国贼”。是借助爱国这个幌子,其实就是博取流量,非法牟利。他目的就不纯,一开始就计算好了,机关算尽,别有用心,就是为了用假新闻来博取流量。这一切,都要从当时丫丫事件说起。当时丫丫在美国孟菲斯动物园,情况看起来确实有点不太好,会让公众误会被虐待,也确实情有可原。但是,在这些谣言传出以后,很多专家都出来辟谣了,包括一些做动物科普的视频博主,也解释过了,而且是做了长视频,详细拆解,比如这个视频,曾经是B站热门,传播效应其实很不错,按说应该能辟谣了吧?最后,其实官方媒体也报道了,像中国网直接说丫丫被悉心照料,没有任何虐待。之所以看起来毛发稀疏啊什么的,纯粹是年老了,而且患有皮肤病,所以才显得那样。新华社也发文了,说不存在虐待。其实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,美帝怎么可能虐待大熊猫啊?人家想搞一只大熊猫过去,真的是费尽千辛万苦啊,花了很多心血,才能从中国租一只大熊猫啊。而且人家美帝动物园只要有大熊猫的,都是日进斗金啊,游客暴增啊,这么赚钱的好事,美帝这种资本主义国家,恨不得把熊猫供起来了,怎么可能虐待呢?根本不符合常理,不符合常识,也不符合人性啊。但是没办法,就是有人信。从2023年4月份以后,虽然有各种辟谣,虽然有各种解读,但是各种抖音视频,各种自媒体上关于熊猫被虐待的说法依然非常多。随便在网上搜索丫丫被虐待,依然有很多视频而且不仅是2023年有,2024年以后这种说法依然比比皆是。比如这个说丫丫回国以后圆润了,不正好说明被虐待了吗?在这种密集信息轰炸下,哪怕官方再怎么辟谣,还是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忽悠,他们真的相信大熊猫去美帝是真的被虐待了。发展到后来,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,居然去围攻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工作人员,去谩骂专家,指着专家鼻子骂,追着骂,而且骂得非常难听。说什么你也有儿女啊?你没有人性吗?为什么骂人家专家?因为这些专家把大熊猫送去美国了啊,不得了啊,送去美国会怎么样?被虐待啊,你看丫丫都被虐待得,毛都没有了,形销骨立啊,好不容易接回来,才保住小命啊。现在你们专家还要派大熊猫去美国?你丧尽天良啊。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让人说什么好?你说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瞎闹吧,人家还真的是一腔爱国热情啊,人家是真的相信大熊猫被虐待了啊,人家真的是心疼啊。所以,爱国本来是一件好事,但是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,最后就导致这么滑稽的场面。所以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“爱国流量”和“爱国贼”危害啊。但现在,警方直接出手了,央视也重磅报道了,所以这又代表了什么信号呢?还有另一个很官方的信号,2024年12月25日—— 即“圣诞节”的当天,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和《环球时报》社有限公司联合发起,面向海内外征集“中美友好合作故事”活动正式启动。同时,该论坛还成功举行了‘鼓岭论坛官方网站’上线仪式,发布了《中美青年友好交流倡议》等内容。当网友们看到官方最高媒体启动了“中美友好合作故事”这些字眼时,有人评论称:这是不是折射出一种“风向标”呢?其实,在我们的国家层面、官方层级上,追求和提倡“中美友好合作”,一直都是我们希望和追求的“主旋律”、大方向。只不过,一段时间以来,甚至是会在更长远的未来,缘于“我命由天不由人”的客观原因,即中美关系中的对方——美国,为维护其霸权,而对中国进行单向打压,才造成了中美关系不断紧张的现实局面。那么,现在看到这一“中美友好”的新风向,那些以“反美是工作”为道具的“流量表演艺术家”们,会否快速自动转向呢?当然,悠着点儿吧,可别扭伤了360度无死角的脖子!素材来源官方媒体/网络新闻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年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